第三十九章 货币霸权

宝逐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金毛文学 www.jmwx.net,最快更新奋斗李唐最新章节!

    更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出现,使得李唐王朝所有的工商业发展,和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产品良好率的高占比和稳定性,以及适应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展的越来越好。

    不管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带来的结果就是李唐王朝市场上,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质量都是越来越高,性价比越来越好。

    百姓用同样的价钱买到的商品或者服务,和之前相比,可以使用更久的时间或者享受更好的服务,这变相的提高了百姓手里拥有财富的价值。

    所以现在李唐王朝百姓也越来越重视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整个李唐王朝社会财富,在没有增加货币数量供应的情况下,绝对价值有了相应的增加。

    这都得益于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新的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使用,直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这里提高的资源利用率,并不是以提高成本的手段来实现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合理、先进的生产流程管理下,整体成本增加并不多,甚至很多产品再提高了质量品质的情况下,还大幅降低了成本。

    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很多,消耗同样的资源,残次品的数量占比下降,就可以生产出来更多的优良商品。

    或者还是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但是产品的质量提高很多。总之就是在产品成本没有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情况下,工厂企业能给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商品。

    为了更准确的体现这些好处,在经济上代表的意义,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指标来体现财富真正的价值,那就是购买力。

    同样的一枚银币,假如以前可能购买十件衣服,每件衣服可以穿一年。现在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购买同样的十件衣服,每件可以穿两年,或者由于商品成本降低,现在可以买十五件衣服,每件还是可以穿两年左右。

    不管怎么算,老百姓手里的货币都更值钱了,而现实是百姓手里货币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财富却是真实的增加了。这之间的关系,就是购买力的意思。

    百姓身上是这种体现,朝廷更是如此。

    并且因为朝廷要考虑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多,所以用购买力指标来体现财富真实价值更为重要。

    购买力的直接表现,就是李唐王朝的货币本身更值钱,能购买更多的商品或者服务,或者购买的商品价值更高。

    这里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朝廷建设的一些大工程,使用原来的旧材料,工程的保质年限假如是五年。现在使用质量更好的新材料,保质期限最少都是十年以上。

    而且因为新材料的质量更好,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也在大幅降低,所以同样的工程,朝廷投入更少,使用期限更长。全寿命使用成本计算下来,能节省下来更多的财富,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

    虽然这样计算下来,李唐王朝的财富又增加了最少五成,但是这都是主要体现在李唐王朝境内。出了李唐王朝地界,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最后还是看你能拿出多少钱,才能给你相应的货物。

    周边国家或者部落对李唐王朝的货币购买力价值不承认的话,在对外贸易中,李唐王朝货币的高额购买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因为李唐王朝和周边国家或者部落使用的货币,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用金、银、铜等贵金属来作为货币材料。所以区分同样材质、同样价值制作的货币,购买力不同,就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有利于李唐王朝的条件。

    而这些条件,是必须所有国家和部落,都承认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但是周边国家或者部落,完全没有义务和责任,也没有任何的动力,来增加李唐王朝货币的购买价值,这么做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

    在他们的心里想来,要是反过来增加他们手里货币的购买力,这还差不多。谁都想在李唐王朝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来削弱李唐王朝的整体实力。

    所以现在李唐王朝的整体实力,还不允许李唐王朝拥有货币的最终定价权,也就是货币霸权。这个权利和权威,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

    为了改变这个不利局面,李唐王朝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主要就是针对对外贸易。

    今后李唐王朝和周边国家或者部落进行交易的时候,朝廷鼓励所有商队,不再使用对方的货币进行交易,而是以物易物或者黄金。

    所有商队如果最终带回来的是白银或者铜,则出口税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两成,这两成在商队回归时,就要补交的。如果商队带回来的是对方的原材料货物,则降低零点五的基础出口税率,也就是出口退税。

    这样的政策推出后,相信各个商队,应该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交易形式。

    还有个新政策,则是对商品本身质量标准进行细化分类。

    由于新管理模式和理念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各种商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今后这些质量提高之后的商品,就是内销商品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商品,原则上只能在李唐王朝境内销售,并且必须以李唐王朝百姓为主要消费人群。

    这些内销标准的商品了,一旦需要对外出口,则税率必须提高,或者可以使用李唐王朝的货币进行原价购买。除此之外就是成为李唐王朝的百姓,那样同样也就使用李唐王朝发行的货币了。

    并且不管在任何地方出售,这些内销商品必须遵守最低价原则,也就是这类商品的售价,不能低于朝廷设置的指导价,价格上限则根据市场规律自由制定。

    而原先质量的商品,则作为外贸出口商品的标准,这个质量的商品,原则上主要就是作为外贸商品存在的,目标市场就是针对国外的百姓。

    外贸出口商品,也可以在李唐王朝国内销售,只是定价在李唐王朝境内是有上限的。超出这个价格上限,商家则要额外多交五成的税,并且还面临着罚款。

    这些政策的制定,就是要培养李唐百姓,对李唐朝廷发行货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以及对商品价值新的认定标准。更主要的目的,是从新认识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真实价值的不再是货币的材料,而是强权。

    这为之后李唐王朝准备推出的纸制货币,可以提前做好必要的心理认知建设准备。

    李唐王朝这样规定,也是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货币的仿照相对李承乾前世的时候,更容易。

    周边的国家和部落,有能力的是一定会大量仿照李唐王朝发行的货币。虽然他们的技术,没有李唐王朝高超,但是和收益相比,愿意尝试和付出一定代价的势力,绝对不会少。

    其实一旦他们这样做,那么在不一定能得到好处的情况下,也在某种程度帮助提高李唐王朝货币的影响力。这和李唐王朝的目的也就不谋而合了。

    而一旦周边国家和部落的百姓,对李唐王朝的货币越来越认可,并且随着时间,形成固定的认识之后,再想改变那就很难了。

    到时候,不用李唐王朝强迫,自愿选择使用李唐王朝货币的国家和部落,主要还是那里的百姓,也会越来越多。

    为了增加仿制李唐王朝货币的难度和成本,这就迫使李唐朝廷设计更新颖、制作工艺更复杂的货币,并且还要缩短货币的更新频率。这样做,使得一切想要仿制李唐王朝货币的势力,也会相应的增加货币制作成本,变相的削弱他们的整体实力。

    虽然这样会加大李唐王朝货币本身的成本,但是和李唐王朝能因此而得到的长期收益相比,这些付出,李唐王朝完全可以承受。

    因为李世民等人已经计算明白了货币霸权,能给李唐王朝带来多少的收益,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收益,都将是巨大的。

    并且一旦这个货币霸权形成,只要李唐王朝自己不作死,并且能一直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那么就将受益终身,

    这个货币霸权收益在发行纸质货币之后,体现的将会更加明显,收益也将突破天际。

    李唐王朝制定这些政策,对于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来说,既是阴谋也是阳谋。可是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部落,甚至即使他们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正面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整体实力对比上,李唐王朝对他们提供更多的是成品商品,而周边对李唐王朝出口更多的是原材料。尤其是各种商品供应上,李唐王朝现在对周边都是成碾压之势。并且这个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大,看不到缩小的可能性。

    除非他们不使用李唐王朝提供的各种商品,或者愿意回到之前那种落后的、低质量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放之天下皆准的偈语。

    这就体现了一个国家实力构成的重要性,拥有的要素越全面,发展实力和潜力也就会越大。而李唐王朝正好就占有这些有利条件,这就要感谢中原王朝老祖宗给李唐王朝留下的巨大产业,以及上天赐予在这些广袤土地上的各种丰富资源。

    更要感谢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因为要想充分的利用发挥这些上天赐予的资源,没有勤劳智慧的百姓,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当然最后李世民还在内心感谢了自己,正是在自己统治天下的时代,才把这些资源利用的这么好。这点他的脸皮之厚,也是无人可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