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身份

宝逐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金毛文学 www.jmwx.net,最快更新奋斗李唐最新章节!

    李唐王朝对外贸易,每年最早在正月十六就开始了,根据每个商人的准备情况不同,或者计划路线不同,会有一些区别。但是最晚不会晚于四月头,当年所有想做对外贸易的人,就必须报备出发了。

    这点和之前的情况有所不同,以前的贸易,只要商人觉得可以进行并且准备充分基本上随时可以,朝廷只要你交税,其他完全自由。

    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最近几年李唐王朝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规模远远不是之前可以相比的。

    而且朝廷自己拥有的商队更是需要提前安排好出发时间,因为很多倒爷,也就是规模很小的商贩,他们大部分会选择跟随朝廷的商队一起行动,这样安全性更高。

    而对于商队什么时候回来则没有硬性规定,这点也很好理解,因为路上遇到什么情况的可能性都有,而且商队规模大小不同,贸易的时间长短也就不同。

    任何做外贸的商人,看中的方面利益是主要,但是安全更是他们最看重的方面。没有命挣再多的钱,意义又在哪里呢。

    所以一些商队宁可绕些远路,或者等待其他同行的商队,组成规模更大的队伍,也不愿意冒很大的风险着急赶路。因为队伍规模越大,或者走些人际稀少的道路,安全性上相对更有保障。

    至于怎么选择就看各个商队自己的决定了,向导请的好,经验十足,选择灵活性就越高。只是信用好、能力强的向导,雇佣的费用一直是很高的。而且随着这些年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好,向导的费用也在逐年提升,并且额度也越来越大。

    这也是很多商队选择集合更大队伍的原因。

    现在小规模的商队已经雇佣不起那些名声特别高的向导了。而是宁可牺牲一些利益,选择朝廷的商队进行依附。虽然这样被朝廷监管的力度更大,但是安全上的保障也是最高的。

    李唐王朝朝廷所属的商队,粮食队伍基本都是最后出发的。因为决定每年粮食出口数量和种类的重要依据,就是头一年的粮食产量和当年春的种粮需求。

    这些数据,在每年的二月上旬才能全部计算出来。所以朝廷粮队出发的时间一般都是三月中下旬这二十多天。

    这是现在的时间,因为新标准的道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粮食运输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朝廷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就能完成出口粮食的调度。再之前这个时间,又是这么大的规模,最少都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管中窥豹,从这一点,有心人都能计算出李唐王朝现在的战争动员能力有多恐怖。只是外人得到的信息都是经过朝廷多方修饰过的真真假假的信息,使得真实的粮食调动细节,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知道。

    为此朝廷专门新建了两个超大型出口粮食储备库,就建在太原府附近,这样离北部草原的距离最近,调度起来非常方便。至于这里到底存储了多少粮食,以及存没存粮食,这就是个绝密信息了,在整个李唐王朝不相关的人,知道的都很少很少。

    朝廷粮队的出发地点,现在已经固定了,就在现在山西省朔州马邑县,山西省的最北部。出了这里直接就到了草原上,路途最近,路况也是最好的。

    所以留给袁行健的时间,从现在算起,就只有两个月左右了。因为他还要留有十天时间,需要到马邑县办理手续和接受审核。这段时间就是他找钱、找货,以及最后要把货物安全的运输到马邑县,加入朝廷最后的粮队才算真正的成行。

    好在祁县离马邑县距离不是特别远,而且两县之间的道路,已经全部按照新标准,建设完成了单向通车路面条件。运输车队正常赶路的话,十天时间就能到。

    看似时间还很充裕,其实并不是,因为袁行健还要找其他货源。如果货源在很远的地方,那么留给他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

    所以第二天,曹辉就带着准备好的福利院材料,和袁行健一起去办理必要的前提手续了。

    第一站要去的地方,是现在管理户口的部门--医疗卫生人口处。只有办理了新的身份证明文件,他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现在李唐王朝的所有人口,都有自己的档案在朝廷相关部门备案保存管理。任何人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文件,在李唐王朝境内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这也是朝廷加强管理的一种措施,也是提醒百姓,自己拥有的李唐王朝身份的重要性。

    路上曹辉又叮嘱了一次袁行健:“老三,一会儿去到那里办身份证明文件,他们询问你为什么改姓,你就只说感恩朝廷的事,其他的原因不要提,这样的成功率才能更高,效率应该也是最快的。”

    “放心吧,大爹。这些我都懂。”袁行健这会儿也是兴奋和紧张,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命名了。

    到了医疗卫生人口处,果然听说了袁行健的理由,以及了解了他的详细情况之后,再有曹辉作保,一切都很顺利。办理身份证明文件,首先要给他画像,然后是填写详细信息、制作档案。最后再给他一个六页硬质纸张制成的一个小本,就算完成了所有手续。

    这个小本名字是李唐王朝身份证明薄,里面有持件人的各种详细信息和画像。每个李唐王朝成年人都拥有这样一个小本,这也是证明自己是李唐王朝人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从现在开始袁行健就拥有了新的身份和姓名--唐行健。

    但是他的这个证件现在只能在祁县使用,因为朝廷相关部门还要制作备份文件上传到州、省和医疗人口部的档案室里去备案,才算真正完成了身份证明的全部手续。

    由于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再加上交通上必要的时间,这个过程正常需要一个半月以上才能全部完成。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紧急的事情,需要这个证件,也是可以加急办理备案的。那就需要个人掏钱付费用了,有两个选择,最快的是七天,费用是二十两银子;稍微慢一点的也要二十天,费用是十两银子。

    而唐行健这个身份证明只是按照正常手续办理的,所以不需要一文钱,成本完全由朝廷支付。但是一旦他的文件丢失或者损坏,再需要补办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出钱了,正常手续费是五十文。

    唐行健短期内是不需要身份加急备案,正常时间备案完,完全够他去到马邑县时的需求。所以父子二人花了半天时间办理完身份证件之后,匆忙的吃过午饭,就直奔下一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银行。

    李唐皇家银行祁县支行,虽然是银行系统里最小的规格存在,但是能量却是一点都不小。任何一个地方的银行,现在都在所在地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父子二人还是来到了祁县政府大院所在的那条街,因为银行的规划位置就在街对面。曹辉不是第一次来银行了,以他自己的需求是不需要来这里的,可是他现在的身份毕竟不一样了,福利院还是需要和银行打交道的,何况福利院院长在祁县大小也算一个官,只是是那种没有什么权势的官位罢了。

    进入银行大厅,两人直接来到负责贷款的柜台,说明了来意。接待他们的是专门负责毕业生贷款事项的专员,了解了他们的需求之后,就去调集相关的材料。

    好在政府和学校都在这附近,需要跑的路也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大摞详细的材料就摆在了三人面前。

    看着眼前关于唐行健的材料,银行专员都有些吃惊。他办理过很多毕业生的贷款,还从来没有碰到过拥有这么多材料的毕业生。于是他抱着疑惑的心理,开始查阅。

    “你这姓名改得,我只能说佩服。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了这么多的材料,还是关于一个人的。”看了三个多小时的专员,终于从眼前的资料中脱身而出。

    “但是我不得不说一声抱歉了,因为你的情况有些特殊,而且你要贷款的数额有些大,不是我能决定的。这个情况需要我的上级才有权处理,你们还坚持原来的想法,就只能明天上午再来了。因为我上面的经理还需要时间对这些材料进行查阅审核,所以只能抱歉了。”

    “还有一点我不是特别理解,以你的条件,贷款三百两以内,我都可以做主的。你就不再考虑考虑?”最后这个专员还是没有放弃说服唐行健的想法。因为如果这笔贷款能在他手里完成,他能从这里得到的提成还是很可观的。如果交由经理来办理,他能得到的就要少很多了。

    “辛苦你了,也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唐行健知道他的意思,只能心里很抱歉了。

    “那我们明天上午再来,谢谢你的帮忙。这是世嘉铁匠铺九五折的优惠卡,就当你这一下午的辛苦费吧,也请你务必转告你的经理,我儿子这边还是很着急的。”曹辉不等这个专员再次劝解老三,直接说道。

    送礼这种事,曹辉是很反感的。可是为了老三,他也破例了。因为他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也见过太多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他一直有雪怡给他的这种优惠卡,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只是他以前很少使用。

    朝廷的规定是不允许这些公职人员收受任何贿赂的,但是这种变通方式,百姓们早就开发出不知道多少花样了。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只要事后这些公职人员能报备,朝廷根据情况也会有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但是总有这种人情世故是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的,这一直是朝廷比较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