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船舶新标准

宝逐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金毛文学 www.jmwx.net,最快更新奋斗李唐最新章节!

    新船舶水密舱之上就是最主要的舱室了--动力舱。其实就是划桨人员的工作空间,不管是普通船桨还是车轮桨都在这一个空间内工作。

    至于一艘船用什么样的动力选择,则看具体需求。现在内河漕运货船更多的选择是车轮桨和普通桨二者都有,而且中型以上全都选择两种动力并存的方式,只有小型的货船还是原来的动力方式,普通船桨。

    内河客船的选择和货船差不多,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车轮桨安装的位置。货船全部安装在船尾,客船有一部分是安装在船舯位置的选择。海船现在还都是货运为主,所以选择和内河货船一样。

    水密舱的出现和使用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提高了船舶的载重能力。所以船舶水线以上的船体设计更科学、更人性,完全看功能使用需求或者客户的要求。

    这些新的上层建筑使得船舶的另一个重点技术指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技术指标就是重心点,这是关乎船舶设计合不合理,以及决定船舶真正性能的关键。

    只是李唐王朝现在还没有重心的这个概念,人们更多的叫法是平衡点,一个意思。

    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比之前进步的地方,在于数学计算的运用。以前人们关于这方面,大部分都是根据老师傅们的造船经验来设置的。

    现在更多的开始使用模型制作,再用数学模型公式来计算平衡点的合理分布位置区间。根据这个准确的平衡点计算,就能计算不同货物的合理配置装载方法。

    这样做的好处,更多的对货船的货物装载有帮助。经过严格的计算,人们发现通过合理的安排货物在船上的分布配置,同样的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将要行驶的水域情况,决定货物装载的多少,这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利用效率和安全使用性。

    所以现在学校里专门有个学科,就是教学生怎样在船舶和车辆上合理的装载货物,以及不同货物不同的装载方案计算方法。

    根据船舶和航运的这些发展现状,李唐王朝重新制定了客货运船舶分类标准。暂时分为三类,内河客船和货船,海运货船。

    根据载重量,内河货船十吨以下含十吨为微型,十吨到三十吨为小型,三十吨到一百吨为中型,一百吨到三百吨为大型,三百吨以上为重型。

    根据载客量,内河客船二十人以下为微型,二十到五十人为小型,五十到一百人为中型,一百到三百人为大型。客船没有重型型号,因为需求非常小,制作出来性价比和效费比非常低,所以朝廷没有批准更大的客船制造可能。

    海运货船的标准则和内河船完全不同,主要就是面对的航行水域情况非常复杂。微型的没有,五十吨到一百吨为小型,一百吨到三百吨为中型,三百到五百吨为大型,五百吨以上为重型。

    而且海运船舶的抗沉性和抗浪性要求比内河船高了两个量级,并且海上生活物资补给非常困难,基本都需要靠自身携带,尤其是淡水,所以就导致海船的体型比内河船同样载重量要大一圈以上。

    新的船舶标准实施之后,带来的变化就是各种码头的改扩建,船台也要相应的扩大。而且也出现了港口的概念,尤其是大型港口已经进入了朝廷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主要建设项目中,主要地点就是大型货物集散地,或者泊位非常多,条件特别好的良港。

    而渔船方面,朝廷对内河内湖用渔船和海捕渔船也有了新规定。最先修改制定的就是渔网网眼的大小,现在人们吃肉已经比较容易了,所以现在朝廷规定了最小网眼的规格。海捕的网眼要比内河的大一些,毕竟海鱼个头更大。

    内河内湖的捕鱼船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这方面的发展非常成熟。只是新加了一个五十吨载重量的大型渔船型号,大部分都应用于大型湖泊水面,而且也因为冰箱的出现,才使得大型渔船的出现有了意义。

    海捕渔船也是类似的情况,冰箱出现的意义相比之下更大一些。而海捕渔船的型号新出现了两个,五十吨到一百吨为小型,一百吨到三百吨为大型。

    不管内河还是海上使用的船舶,之所以没有建造更大型的船舶,有很多的原因。材料和需求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就是效费比,如果不考虑成本,还能建造更大型的船舶,只是这样做的好处太少太少,除了面子好看和总结设计建造经验以外,就没什么意义了。

    好在李唐王朝的高层李世民等人不是好大喜功之辈,提出这些不切实际想法,想表功的个别人员,都被魏徵给直面训斥,并且给予了行政上的处罚。虽然处罚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这个信号也使所有有这种想法的官员,有了警惕之心。

    提到效费比就不得不提新动力技术的发展,动力能力的强弱也是决定船舶能建造多大的主要原因。动力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老鲁等人发明的变速箱。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能,决定了使用过程中故障率有些高,并且损耗有些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新钢材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决定了变速箱的出现和应用,而缺点就来自于运行过程中的麻烦。钢材彼此之间的摩擦损耗比木材要高的多的多的多。

    这点在车辆运用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尤其是车轴和车轮结合的轮毂部位,更是重中之重。为此人们想到了各种润滑的办法,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各种动物脂肪练的油。

    但是由于动物油的性能,不能达到李承乾前世各种化石油料的高性能指标,所以损耗还是比较大的,好在还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

    这也是车辆卖的贵的原因之一,李唐王朝的车辆质保期都是三年起步的,尤其是重点部位,更是三年内免费更换的。平时的保养除了车主自己进行之外,朝廷还开设了很多平时的维修站点,以很低的价格对有需求的车主进行服务。

    人们经过使用发现,导致损耗过大的原因就是摩擦,但是摩擦不只是润滑就能解决的,因为摩擦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高温。现有的油料在一定的高温之后,润滑性能直线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了各种办法,往油料里加各种矿石粉末,或者植物提炼的精华等等。只是效果还没有达到人们的理想目标,但是这个方向是得到很多人认可的,现在有很多的实验室研究方向就是怎样保证高温情况下,油料的润滑性能还能保持稳定。

    同样的问题在船舶上同样存在,而且船舶上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密闭性。船舶经常接触水,机械的工作环境不像马车那样良好,这个问题现在解决的也不是特别好。

    而一旦油料里进入了水,又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钢材的腐蚀问题,这点在海船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这也是海船车轮桨还是作为辅助动力的原因之一,但是民船对速度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军船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两个问题也被提到了和油料同样重要的高度。

    于是人们又开动脑筋,还别说,防金属腐蚀这方面进展非常快。除了各种油漆的应用之外,更重要的灵感来源于古人的金属冶炼技术。

    从现在朝廷考古得到的各种青铜器上,人们发现了一些特点,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埋藏,有些甚至是在水里保存的,尤其是一些兵器,还保持着千年前的样子,并且锋利度和刚锻造出来时一模一样。

    而有了显微镜的帮助,人们在这些兵器或者器物表面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所有没有腐蚀的青铜器上,都有一层特殊的物质。虽然人们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是它们的作用最起码有一点,那就是防腐蚀。

    之后人们判断这些特殊的物质只能是特殊的冶炼工艺才能得到。于是朝廷发动所有冶炼大师,尤其是那些技艺历史传承非常悠久的派系,更是朝廷寄予厚望的,寻找这些失传的冶炼工艺,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人们开始寻找各种历史史料,希望能有所发现,尤其是以前不被重视的边缘史料知识,包括野史传说都没有放弃。

    最后还真让朝廷有了重要发现,一部据说是战国时期冶炼大师欧冶子的遗作,上面有关于青铜兵器怎么保持光滑并且不被腐蚀的方法。并且欧冶子作为第一个冶炼出铁剑的大师,也想出了关于铁器这方面的处理办法。

    这本类似心得笔记的书籍,一直被人当作传说野史来对待,直到朝廷收入囊中,并真正研究试验之后,才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和重大科学价值。

    之后朝廷按照这本书籍上记载的方法,处理现在的钢材,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还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经过这些特殊处理的钢材,强度和韧性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李承乾后来了解之后才明白,这不就是前世常见的钢材处理方法得到的马氏体效应吗,还有个收获就是普通不锈钢。

    只是现在这里人们的认识还没有这么高,人们更多的还是以经验总结为主,没有科学的认识,这也是导致经过这些方法制作的成品合格率太低的原因。只是这样处理的钢材成本太高,而且在淡水里效果非常好,但是到海水里表现就不是特别理想了。

    好在人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剩下就是时间和灵感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