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曙光

宝逐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金毛文学 www.jmwx.net,最快更新奋斗李唐最新章节!

    而医学学科的教学更注重辩证思维,只是能提出新见解的学生还是太少了。现在的医学更多的还是注重经验总结,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经验的探讨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这方面就是学生的短项了。

    好在医学的进步不是在学校中,而是在医疗卫生部系统,成果都体现在各个医院的医疗救治中。所以医学在朝廷教育经费的使用上是最少的,因为朝廷有专门的医疗支持专项预算的。

    现在化学的出现,虽然占了一点点教育经费,但是在孙思邈的灵活安排下,还是更多的用于真正的化学教学研究中。并且他还从医疗经费中给予了医疗化学更多的支持,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预算支配完全由孙思邈自己做主,事后给朝廷报备就可以。

    这点上,朝廷对他是一万个放心。

    孙思邈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发现了一些新的制药理念,正好和化学的一些理念相符合。不是炼丹术的那种化学,而是出于对新制药方法的化学实验。

    现在沈万三带回来的那些西方知识和体系,对于丰富和提高李唐王朝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将会起到极大的帮助促进作用。

    这也是彼得等人得到重视尊重的最主要原因。

    和医用化学类似的情况,还有个学科,那就是天文。只是现在的天文还是个独立的学科,并没有达到李承乾前世那样高的天文物理科学认识。这也和现在人们对物理的认识还很浅薄有关,所以现在还没有天文物理的提法。

    而天文学现在的权威部门是个独立的特殊部门—钦天监。

    虽然学校有教简单的天文学,好奇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比例还是非常少的。而且钦天监招募新人的标准非常高,所以毕业后真正能进入钦天监的少之又少,所以很多有天文爱好的学生,都是因为感兴趣才学的,并没有想着能进入钦天监。

    钦天监现在的新人招募,还是更多的以师承的方式为主,有个有威望和权威的老师才是进入钦天监最好的敲门砖。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想进入钦天监,原因很简单,钦天监的待遇非常好,当然出风险的概率也高。

    钦天监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原因和人们的认识有限有关,很多天文知识,只有钦天监的人们才懂得。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天文,计算历法进行授时等等。还有个关键的任务,就是负责解释特殊天象和现实发展的联系和趋势预测。这方面才是最危险的,说对了会得到丰厚的奖励,错了就是掉脑袋的事儿。

    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是给皇帝选陵墓,所以钦天监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学习易经,尤以周易为最。用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来计算观察到的天象地仪,也用于预测未来。

    正因为这点,钦天监对新出现的学科并不是很重视。这个现象直到李承乾发明出了摆钟,才有了巨大的改观。摆钟的准确计时,让钦天监的人们第一次见识到,用简单的技术结合一定的科学发现规律,就能达到甚至超过他们发明的计时器。

    从那之后,钦天监开始关注朝廷新办的公学,各种学科都考察了一遍。其中数学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因为他们也是数学大家,本身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计算。只是他们的数学知识还有些片面,很多问题的解决非常耗时,得到的结果还不一定准确。

    所以钦天监也是非常注重吸收数学人才加入他们的队伍。

    李承乾发明的望远镜才是对钦天监冲击最大的,前期制作的望远镜,李世民就特批了两个给予钦天监使用,但是作用并不大,因为放大倍数有限。

    直到玻璃的出现,并且质量有了一定保障之后,花费巨额的代价,制作出了更高倍率的望远镜,天文观测才有了巨大的进展。

    朝廷现在一共制作了两个高倍天文望远镜,整套复杂的系统是钦天监根据新望远镜的强大功能配套设计的。一套安装在长安城,一套在洛阳城。

    整套系统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李世民非常重视钦天监,平时就给予了很多的资源支持,现在又进行了预算追加,所以这两套天文观测系统得以在短时间内建成。但是短期之内,朝廷不会再批准类似的工程了,主要还是这两套天文观测系统成本太高。除非钦天监能取得有突破性的重大发现或者贡献,要不然别想朝廷再给予他们巨大支持了。

    李世民对他们的另眼相看,很多部门都有些微词。好在李世民承诺,短期内不会再用朝廷的财政支持钦天监,即使有需要他也会从内府出钱,才算安抚了其他部门的不满。

    随着新观测系统的投入使用,钦天监对于天文的观察越来越丰富详尽,理解越来越深入。但是取得大的理论性的突破暂时还没有,现在他们做的工作,更多的还是用新数据解释和验证过去的结论正确与否。

    李承乾本来是可以把自己前世的一些天文基础知识,告诉给钦天监的。

    但是他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浅薄,一旦遇到深奥的问题就会露馅。还有个最重要的事情打消了他的想法,就在他犹豫要不要告诉钦天监一些天文知识的时候,一次和李世民聊天的过程中,李世民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彻底浇灭了他的想法。

    钦天监告诉李世民,有段时间天象突然异动,可是很快就结束了。事后他们查询史料,发现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乱象。而且异动结束之后,李唐王朝的气运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积极向好的改变。

    如果说原来的李唐王朝有不到三百年的传承,现在最少达到了千年。而且这个数值还不是他们精确计算的结果,现在对这些新天象,他们还要进一步的研究,也许很久才能计算出来李唐王朝的国运到底能传承多久。

    而李承乾询问之后才发现,钦天监说的异动时间,正好是自己重生的时间前后。这让他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彻底放弃了给钦天监提意见的想法。

    钦天监的事情是非常神秘的,也是李承乾最不能理解的。以他的认识和知道的科学理论,很多事情是解释不了的,但是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又是非常科学的,前世的科学发现已经解释了太多的方面。

    只是有些玄学的方面,比如什么样的天象代表了什么意思,还有关于预测的问题,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些都是以他的认识所不能理解和解释的,本来他还想着趁着这一世,能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现在他可不敢瞎参与了。

    万一引起他们的猜疑,把他和那些特殊的天象异动联系起来,那就尴尬了。所以一段时间内,李承乾对钦天监都是敬而远之,不过他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他有些惊弓之鸟了。

    所以他又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只在内心始终提着一根弦儿。

    自从李承乾重生以来,通过他的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前世一样,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科学物理规律在运行。唯一不可理解的就是自己的出现,这是他心中永远无解的困惑和顾虑。

    这也是他每次提出的新建议和想法,都要深思熟虑的原因。只有能合理解释并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想法,他才会提出。任何他解释不清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他都非常得慎重,只有个别特别重要的方面,他才会冒着一定的风险想办法提出。

    还有个原因,他都解释不清的一些新想法,即使让这里的人们知道了准确的事实,理解和接受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发展的效果也和他的预期大相径庭。

    只有人们从自己的理解中发现新的知识,那才会得到长足的正确的科学规律发展。

    就比如天文学,地心说现在还是主流认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还是非常懵懂的。突然出来一个日心说或者其他学说,不能系统科学的解释,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反作用可能让人们提前否定了正确发现现象的方向,那对于各种科学的发展,才是毁灭性的。

    这方面最明显的学科就是物理,电、磁、热等物理现象或者物体的气、液、固三个形态,这些事实和现象已经被人们普遍发现了。但是对于这些现象的解释,却是空白的,或者说非常肤浅的,很多的解释都是经验之谈。

    用经验总结去解释现象是现在物理的常态。

    公认的原理、定理、通用公式等现在还没有发展出来。所以物理更详细的分科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整体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按照李承乾的判断,现在物理的发展已经离开了最黑暗的时刻,开始见到一点点曙光了。

    物理是这样,化学同样如此,只是比物理要差个档次。

    李承乾前世有个通俗的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很好的诠释了这三个学科的关系。要想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物理学家,前提你必须是个过得去的数学家。要想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化学家,前提你必须是个过得去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这个关系就决定了,这三个对认识自然和理解世界最重要的学科之间的关系。

    好在现在李唐王朝的发展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最基础的科学语言数学方面,发展是最好的。在此基础上,物理的发展又比化学更好一些,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规律,只要坚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结出硕果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而李承乾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时刻关注着各个学科的发展情况。一旦出现了好苗头,他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适当的进行参与,用强力外援或者说开外挂的方式,促进这个学科的快速发展。

    最重要的是不要点错科技树,否则损失的就不只只是钱财方面了,时间上才是最耽误不起的。